Archive for the ‘ Hobbies ’ Category

初马

网上已经有挺多资料了,只是记录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理解

先说几个对于马拉松的误解,至少我开始训练马拉松之前是这样想的。
  1. 需要天赋异禀才能跑完马拉松,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相反的观点是,无须准备和训练,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去跑,只要有毅力就可以完赛。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有问题。马拉松是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完成的,不需要特殊的能力;而不进行比较规律的训练直接参加比赛是很容易受伤也很可能不能完赛的。
  2. 主要的考验是强大的意志力,而并非有规律的(轻松的)训练。跑马拉松当然需要意志力,没有人可以“轻松”完赛,但是对于意志力的要求其实并没有很高(至少在比赛的时候)。更重要的考验其实是赛前有规律有计划的训练,缓慢而枯燥,却得坚持下来。
  3. 前面跑快点,之后只要撑到终点就是胜利;前面跑慢点,后面留着力气冲刺。这两种策略都是不经济的,比较好的是全程匀速完成。改变速度,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会消耗额外的体力。前面跑快了,很可能过了半程无法继续跑下去;前面跑慢了,后面也未必有体力再加速了。
除去这些误解,我个人觉得马拉松最考验人的其实是耐心。整个马拉松的训练过程少则4个月多至半年一年,每次训练半个小时到3个小时不等,一直机械地重复单一的动作难免乏味。如果是一个人训练还需要克服懒惰和孤独。有一个强大的持久的动力还是有必要的。我个人设定的目标是强身健体,突破自我,但是也有点虚,未必适合每个人。
具体操作起来需要做到的是两点:平稳持续。按部就班的完成计划,不多不少,不快不慢,让身体渐渐调整和适应。跳过某天的计划或者加倍某次的量都不利于整体的训练。每次训练其实都不算太久,强度也不算太大,真正的难点是风雨无阻地坚持几个月。只要不出太大意外,其实比赛之前已经基本上决定了结果。

赛前

随便google一下就可以搜到很多训练计划,其实大同小异。总体的思想就是以周为单位,每周日跑长距离,周五休息,周一轻松跑或者做别的运动,周三/周四和周六练习心肺和速度,形式有间歇跑,变速跑,配速跑等等,剩下的两天放送跑。一般的计划大概持续16-18周,最后以比赛作为结束。计划一开始都比较轻松,每周增加一些强度和距离,直到计划结束前一个月开始减少跑量,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备比赛。大多数新手计划都是按照时间作为单位的,全马的计划一般包括的最长训练时间是2.5-3个小时,对于新手来说大概就是30公里/20英里左右。
装备方面主要是鞋子,新手最好是选择慢跑或者路跑鞋,多点缓冲不易受伤。帽子很有用,一方面遮阳挡雨,另一方面吸汗。绝大多数天气条件下都是短袖短裤,除非很冷的冬天
饮食需要即时补充水,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如果有太阳,要比平时补充更多更频繁。一般推荐是20分钟的训练就得补充,但是带水带食物毕竟麻烦,我的一般标准是:1小时以内的训练,不带补给;1-2小时,带一瓶运动饮料;2小时以上考虑多带或者中途回家补给一下。长距离前少吃纤维素,否则会有拉肚子的可能。

比赛

起步控制住,相对慢点,热身后进入正常配速,不快不慢,坚持到最后。跑到半程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甚至会觉得很轻松。
  • 20-30公里:会有点不舒服,但是因为平时长距离也跑过,所以心理上还是有准备的。
  • 30-35公里:跟20-30差不多,虽然平时训练到此结束,有时候也要走回家上楼梯之类,所以没有太大明显的不适。
  • 35-40公里:即使没有“撞墙”(下面详细说),也会很不舒服。我主要的反应是腿不太听使唤,不太能改变速度,加速减速都不行。这5公里几乎是一公里一公里熬过去的,如果有水站就找个借口缓一下(虽然再次起步比停下更痛苦),如果看到不远处有个人可以设为目标跟一段,或者超过他/她,如果有欢呼的路人也可以过去击个掌。虽然这些都消耗一些额外的体力,但是对于心理上坚持下去还是很有帮助的。
  • 40公里以后:实际情况是比35-40更痛苦的,但是由于是最后两公里,而且两边的人群都非常卖力的给你鼓劲,基本上很快就过去了,我甚至不记得看到41公里的路牌就到终点了。到了以后甚至还会觉得怎么没有冲刺一下的感觉,虽然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呵呵。

补给

比赛时我没有撞墙,但是平时训练长距离有过一次(无补给跑了两个小时多,而且跑得有点快)。其实撞墙的原理很简单,身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用完了。人体内能够存在的碳水化合物(糖原)是有限的(大约2000千卡),多余的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虽然脂肪里有大量的能量,但是脂肪的燃烧是比较慢的,所以会出现能量突然短缺的状况,就撞墙了。维持体内糖原的量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消耗的速率,另外就是补充的多少。
糖原消耗速率是由运动强度决定的,简单说就是越激烈的运动消耗糖原越快,越舒缓的运动消耗糖原越慢(消耗脂肪产生能量作为替代),所以对于跑步基本上就是跑得快消耗快。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快”是不同的,找到适当的运动剧烈程度是避免完赛前消耗完糖原的关键
补充分为赛前补充和途中的补给。由于人体内糖原能够储存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打一个时间差,在多余糖原转换完之前开始消耗/比赛。而食物转化成糖原也有一定的速率限制,所以得提前计划好
  • 赛前12-36小时可以大量补充碳水化合物,我的经验就是吃1.5-2倍的平时的量,多食多餐。
  • 赛前一天晚上睡前两小时喝一杯运动饮料(8oz/250ml)
  • 赛前3小时吃早饭,如果起太早,可以吃完再睡
  • 赛前2小时喝一瓶运动饮料(16oz/500ml)
  • 赛前半小时,吃个能量棒
  • 赛前10-15分钟,喝一杯运动饮料(8oz/250ml)
  • 比赛途中的补给最简单的就是喝运动饮料,同时补充了水,碳水化合物和盐,否则的话得分开补充水和食物。5公里或者半小时补充一次是比较合适的节奏。

我基本上就是按照上面的计划补给的,跑完全程没有感到口渴或者饥饿。

赛后

走一公里,喝一杯水,半小时内吃个能量棒,下午再走半个小时。接下来一天走一个小时,即时补充水分。重点当然是休息,别跑就行了。如果是周日比赛,至少下周四再考虑慢跑,期间可以做其他运动。据说跑完第一次马拉松会有两种选择,一是这辈子再也不跑了,另外一种就是一直跑下去。如果准备充分不出意外,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呵呵。

谈谈Nikon中档单反(四)

老实说,我看下来总体感觉,如果走Nikon路线,不做屌丝买副厂镜头是很难下得了手的,Nikon自家的好镜头太贵了。而且非全幅相机走广角路线本身就是奢侈,虽然还是比买个全幅机身便宜一点。下面有几套D7000的镜头搭配方案备选。

 

全部原厂:

  • D7000 + Nikon 16-85 f3.5-5.6 + Nikkor AF-S DX 35mm f/1.8 G
  • 750 + 540 + 180 = 1470欧

这个配置是基本满足朋友的要求的,有广角(16=24mm),有大光圈定焦(f1.8),也有足够的长焦(127.5mm),而且。。。全部是Nikon自家的,呵呵。

 

侧重广角:

  • D7000 + Tamron 17-50/2.8 non-VC + Sigma 10-20 f4-5.6
  • 750 + 300 + 430 = 1480欧

这个没有预算买定焦了,而且也都是副厂的镜头。好处是标准变焦镜的光圈大,同时还有专门的(超)广角镜。长焦略有不足,不过一般旅行摄影也够用了。

 

侧重定焦:

  • D7000 + Tamron 17-50/2.8 non-VC + Nikkor AF-S DX 35mm f/1.8 G + Tamron AF 60mm f/2 Macro
  • 750 + 300 + 180 + 350 = 1580欧

这个可以充分玩定焦了。35/1.8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微距(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确实需要),我觉得保证至少有一个微距镜头还是有必要的,旅行的时候也可以拍点意想不到的小东西。

 

(完,虽然朋友还在纠结中。。。)

谈谈Nikon中档单反(三)

定焦镜头不大作为套头跟机身一起卖,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够“方便”。想改变拍摄“框”的大小只能靠走。旅行摄影更是麻烦,有时候地理条件并不允许你往后退(比如悬崖),或者往前靠近(比如还是悬崖)。

由于所有镜头(包括定焦镜头)用在Nikon非全幅相机上焦距都需要乘以1.5(Canon是1.6),所以广角端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尤其那些本来就是为了全幅相机设计的镜头。比如这些常见的焦段转换之后都在40mm以后了:

  • 28=42mm
  • 35=52.5mm
  • 40=60mm
  • 50=75mm
  • 60=90mm
  • 85=127.5mm
  • 90=135mm
  • 100=150mm
  • 105=157.5mm
  • 135=202.5mm
  • 150=225mm
  • 180=270mm

还是上千欧的就不详细说了。定焦镜头粗略可以分为三类:标准镜,人像镜和望远镜,分别是50mm左右,100mm左右和150mm以上(大家不要纠结这些名称,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分个类而已)。75mm的存在不是专门为了非全幅设计的,而是50mm作为全幅相机的标准镜相对容易做,所以实际上对于非全幅相机不是一个理想的焦段(当然从艺术角度,这个是值得商榷的,我这里只说最一般的情况)。如果你将来考虑升级到全幅相机,还是不错的选择,毕竟50mm的镜头性价比都非常高。如果你只考虑非全幅相机,我觉得还是要么选择近一点的(作为非全幅的标准镜),要么选择远一点的(作为非全幅的人像镜或望远镜)。另外,这次我把镜头的重量也加近来,毕竟不是主镜头,一般还是要放在背包里,轻重是有点关系的。

 

  • Nikkor AF-S DX 28mm f/1.8 G(549欧)330g
  • Nikkor AF-S DX 35mm f/1.8 G(179欧)210g
  • Micro Nikkor AF-S DX 40mm f/2.8 G(229欧)235g

第一个的f1.8-2.8边界模糊,有些紫边;第二个紫边更严重一些,但是成像比28/f1.8好很多,尤其大光圈下;第三个f2.8有点暗角,但是整体不错,而且还有微距。光看这三个的话我觉得如果追求大光圈就选第二个,也最便宜,否则的话还是第三个整体上更好一些。

另外有两个副厂的镜头:

  • Tokina AF 35mm f/2.8(Amazon.de似乎没有卖Nikon口的,Canon的是385欧)340g

整体效果不错,带微距,但是似乎加在有些Nikon机器上(可能不包括D7000)是没有自动对焦的。同样情况下不如前面Nikon的两款。

  • 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II(Amazon没有卖,其他地方卖大概500欧)200g

效果不错,没有任何问题,就是稍微有点贵。这个品牌也不广为人知,可能有所顾虑,其实还是很靠谱的牌子。当然,靠谱的牌子也出不靠谱的镜头,每家都有。

综合看来Nikon自家的35/1.8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性价比很高,要大光圈还是微距可能成为取舍35/1.8和40/2.8的关键。

 

  • Nikon 50/f1.4 D(294欧)230g
  • Nikon 50/f1.4 G(339欧)290g
  • Nikon 50/f1.8 D(109欧)155g
  • Nikon 50/f1.8 G(169欧)185g

Nikon镜头的D和G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G是新款,马达声音轻,塑料外壳,D是老款,做的更结实,但是似乎对焦G并没有比D快,所以不用太过担心,倒是有一些D的停产了。50/f1.8的比较便宜,其实也挺好,取决于追求不追求超大光圈了。这些都是可以用在全幅机器上当作标准镜的,在D7000上就是75mm,拍摄人像还是可以接受的,尽管85-135可能是普遍接受的人像焦段。

副厂也有一些不错的,但是我都没有找到Nikon版的评测,只有Canon版的。理论上不会太大差别:

  • Sigma AF 50mm f/1.4 EX DG(455欧)505g
  • Sigma AF 50mm f/2.8 EX DG macro(333欧)320g

第一款没有明显的问题,不过比Nikon自己的要贵一些;第二款成像素质很好,光圈小一点,不过又是带了微距。还是同样的取舍。

  • Micro-Nikkor AF 60mm f/2.8 D(似乎停产了)440g
  • Micro-Nikkor AF 60mm f/2.8 G(462欧)425g
  • Tamron AF 60mm f/2 Macro(351欧)400g

这三款都还不错,都带微距,Nikon的两款紫边有点重,Tamron则几乎没有什么瑕疵,而且还是f/2的,又便宜又轻。我觉得Tamron值得推荐。

  • Voigtlander Nokton 58mm f/1.4 SL II(Amazon没有卖,其他地方有,大概500欧)320g

又是一个Voigtlander,成像效果很不错,不过也贵一点(其实还是划算的,毕竟光圈大了一级啊)。

综合看来可能还是Tamron更容易接受一些吧。

 

  • Nikkor AF 85mm f/1.8 D(356欧)380g
  • Nikkor AF 85mm f/1.8 G(428欧)350g
  • Micro Nikkor AF-S DX 85mm f/3.5 G(439欧)355g

第一个除了f1.8边界有点模糊意外,其他都几乎完美;第二个的紫边重一点,但是f1.8的表现跟其他光圈一样好。这两个之间我比较倾向于后者,毕竟大光圈是这里的卖点。第三个f3.5有暗角,其他没有什么问题,还带微距。不过同样价格下我觉得大光圈还是更值得一些。另外Nikon还有85f/1.4D,但是上千欧了;Sigma也有85/1.4,但也要783欧,f1.4-1.8的效果不是太好,所以不是太值。

  • Tamron AF 90mm f/2.8 Macro(402欧)405g

如果不追求那么大光圈的话,这一款非常不错,成像很好,带微距,价格适中。

  • Nikkor AF 105mm f/2 D(1057欧)640g
  • Micro-Nikkor AF-S 105mm f/2.8 G(749欧)760g

这两款镜头都可以称为完美,没有什么可以抱怨了,除了价格。第一款还可以调节背景虚化的程度;第二个带微距。

  • Tokina AF 100mm f/2.8 macro(420欧)540g
  • Sigma AF 105mm f/2.8 macro(619欧)460g

副厂的总是价格比较平易近人一些,而且还都带了微距。第一个紫边有点重,其他都很好;第二个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想省钱就买前面的Nikon 85/f1.8(没微距)或者Tamron 90/f2.8或者Tokina 100/f2.8,如果多点预算就买前面的Nikon,当然,如果怕重,那就选Sigma。

再往上的焦段都不便宜了:)比如Nikon 135/f2和Sigma 150/f2.8都是上千的好镜头,Nikon 180/2.8也是900多。只有一支奇葩:

  • Tamron AF 180mm f/3.5 macro(Amazon只有Canon版,708欧,其他网站有卖672欧)820g

成像效果没得说,只有自动对焦有点慢,不过这个价格这个焦段已经没有办法要求更多了。。。

 

总的来说如果考虑买两个定焦镜头,我觉得可以一个大光圈,一个带微距;如果只买一个的话,就要看个人选择了。焦段可以尽量跟已经选好的变焦镜头错开,比如18-55mm配50mm或85mm都是不错的,因为之前也说过变焦镜头的两端往往效果不是太好。

这篇主要说的都是定焦,变焦广角其实形势是很明朗的。一步到位就是直接上Nikon 70-200/2.8,俗称“小竹炮”;打个半折就是Sigma 70-200/2.8,也要快1000欧;还有一个穷人之宝Nikon 55-200/f4-5.6,159欧,注意买新版,有VR防震的。

 

(如果各位还有兴趣知道1500欧到底如何配置,下回揭晓答案)

谈谈Nikon中档单反(二)

关于镜头也有几个前提条件:

  1. 成像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当然不是唯一的,但是权重最大。其他指标比如自动对焦速度,手感,重量等等只能作为辅助参数。
  2. 原厂还是副厂,我个人认为兼容性来说肯定是前者做的更好,但是基于条件1,副厂也有不错的镜头的,还是得单独来看。
  3. 全幅还是非全幅,我个人认为全幅镜头主要还是为了全幅相机设计的,非全幅镜头能够更好发挥非全副相机的特点,尤其是焦段上更适合(Nikon x1.5;Canon x1.6)。比较著名的例子是Canon的17-40/f4,在全副相机是(超)广角,在非全副相机上是标准镜(27-64),如果考虑将来升级全幅,这个确实是一个选择,但是绝大多数全幅镜头(比如24-70)用在非全幅相机上焦段就有点尴尬(36/38-105/112)。当然,尴尬不等于拍不出好照片,只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而已。

上一篇已经概括了标准焦段的非全幅变焦镜头,只有大光圈的没有说,先说一下f2.8的标准镜。Nikon自己的17-55/f2.8要1200欧,而且17有形变,55不够清晰,17/2.8有暗角,17的紫边也比较高,所以总的来说素质对不起那个价格,尤其广角端不给力还是挺要命的。就我个人的经验,绝大多数变焦镜头两段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比如17-55,大多数人要么用17端,要么用55端,相当于比较方便切换的两个定焦镜头。所以如果两头不够好,就要慎重考虑这个镜头了。从技术角度说,镜头两端没有当中的焦段做的好是正常的,只是实际应用的时候中间的焦段不大会被注意到,一转就到底了。

与Nikon自家的相比,副厂的标准镜只有一半价格,还不差。

  • Tamron 17-50/2.8 VC(379欧)
  • Tamron 17-50/2.8 non-VC(309欧)

Tamron的这两款有点纠结。VC就是防振,如果不带脚架出门还是挺有必要的,可以慢个几档快门,但是没有VC的版本价格便宜一点,成像又更好。有VC的版本可以说f2.8各个焦段都惨不忍睹。。。17形变也较大,总的说来就是多了VC,其他啥都不行。当然,f2.8有暗角,有紫边,是两者的通病。顺便说一句,加了防振成像质量下降似乎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不知道在镜头设计上是不是必须得有这个取舍。

  • Sigma AF 17-50/2.8(578欧)

18-24周围模糊,各个光圈紫边严重,总的说来就是不行。。。价格还不便宜,所以不推荐。

镜头一旦出了标准焦段都会变得非常贵,广角和望远的都是。同样焦段的情况下,变焦又比定焦的贵很多,而且成像质量也差一点,唯一的好处当然就是携带方便,省得换镜头的麻烦。

  • Nikon 14-24mm f2.8(1649欧)

所谓Nikon的广角镜好,其实就是这个了,唯一一个变焦的(超)广角镜各个方面都很出色,价格也很出众。

  • Nikkor AF-S 16-35 f4 VR(1049欧)

意外的发现,16广角端非常好,35不咋地,如果只是冲着广角端买我觉得也是值得了,虽然也上千欧了。

不过这两款主要是为了全幅设计的超广角镜,用在非全幅上绝对有点浪费(钱)了。下面是一些专门为非全幅设计的(超)广角镜。

  • Nikkor AF-S DX 10-24(729欧)

10/f3.5-5.6边界模糊,10变形,暗角还行,10-14紫边重,总的说来就是不太行,尤其广角端不行的话,买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Nikkor AF-S 12-24mm f/4G DX(1000欧)

又是一个上千的广角镜,12变形,f4暗角,12-18/4-5.6紫边重,还是广角端不令人满意。

所以我的结论是,Nikon广角端好是指1000欧以上的镜头,跟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也远远超出中档单反的一般预算,希望还是得寄托在副厂的镜头上。

  • Sigma 10-20 f4-5.6(428欧)
  • Sigma 10-20 f3.5(637欧)

两者都存在10变形,10/f4和10/f3.5有暗角的问题,但是后者10在所有光圈下都是边界模糊,前者成像远好于后者,而且紫边的控制这两款都还行(前者稍好)。加上价格便宜,前者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广角端的光圈大小也不是太重要,大多数时候如果是拍风景应该尽量用f8/f11之类的光圈,以获得大的景深和清晰度。

  • Sigma 12-24 mm F4,5-5,6(718欧I代,813欧II代)

I代的紫边有点重,其他都不错!我觉得也是一款值得购买的。II代没有看到D7000上的测试,看到有在Canon 50D上的,感觉不错,12变形不大,有点暗角,但是成像很不错。这一款是可以用在全幅相机上的,所以如果将来考虑升级全副,这个还可以加点分,比Nikon自家的划算。

  • Tokina AF 12-24mm f/4(530欧)

12变形,12/f4暗角重,紫边严重,同样价格不如Sigma 10-20,更广,也更便宜。

基本上来说,广角镜Sigma 10-20 f4-5.6是性价比最高的了(400多欧),Sigma 12-24也不错,如果考虑将来用在全幅上(7-800欧),其他就得预算上千欧了。

 

(下一篇说定焦)

谈谈Nikon中档单反(一)

有朋友之前(现在还是)在纠结Nikon D7000还是Canon 60D,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Nikon的中档单反(非全幅)和相关的镜头。朋友希望有广角拍,有定焦玩,预算1500欧左右,成像效果比Canon入门级单反好。我之前也没有关心太多Nikon的东西,毕竟我们家几台都是Canon,所以就着这个机会了解了一下。我诚挚希望用Nikon朋友说说他们的感受:)

几点说明:

  1. 我其实没有好好用过Nikon的单反,所以我纯粹是纸上谈兵。不过,这年头评测繁多,除去那些主观的臆断,看数据和图表基本上还是可以了解个大概的,至少主要的指标都是比较硬的。
  2. 这里主要说的是中档非全幅单反,卡片机和全幅相机并不适用。
  3. 价格都是Amazon.de上的价格,大致可以反映欧洲的价格水平,美国的话就直接换成美元也差不多。

首先说一下套机的问题。三种流行套机,D7000+18-105/+16-85/+18-200,似乎只有第一个套机比单买两样东西便宜了大概60欧左右,其他两个套机都不便宜,不如分开买。所以如果你要占套机的便宜只有第一个899欧的套机是赚到了60欧。当然,价格是会变化的,不排除逢年过节某个套机会促销的情况。

  • 18-105mm f3.5-5.6(217欧)

成像还比较清晰,18(=27mm)端形变比较大,两端都有暗角,紫边有些严重

  • 16-85mm f3.5-5.6(539欧)

相当于24mm-128mm,这个是最常用的焦段,尤其广角24已经足够平常使用了。
85端边角不清晰,16端有形变(这个其实很难避免),16mm/f3.5有暗角,紫边还好,除了16和85两端有点高,总体上确实比18-105好。

  • 18-200mm f3.5-5.6(600欧)

这个镜头实在差强人意,各个焦段成像质量都不够好,紫边严重。这个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焦段拉得越长,成像效果也越难做好。

当然,这些镜头都不是f2.8的,如果喜欢大光圈,可能Nikon原厂的就有点贵了,17-55/f2.8(1200欧)。所以这个预算只能买副厂的。Sigma的,Tamron的都有不错的选择,一半价格都不需要。下一篇谈镜头的时候详细说。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要省钱,18-105的可以凑合一下,16-85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广角到了24mm。作为旅行一镜搞定,这两个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如果单说机身的问题,D7000这个档次的,确实D7000比60D好。当然,这个“好”其实包括了很多很难比较的方面。比如60D的LCD可以转出来,这个是挺有用的,一般的评测很难说出个好坏来,还是要看怎么使用。大多数参数指标都是D7000好一点点,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整体上来说,Nikon的机器明暗对比和成像比较好(适合风景),而佳能的色彩比较柔和(适合人像),当然这个不绝对,只是大体的“性格”。Nikon的对焦可能是相对于Canon最大的优势了,39点对焦比9点还是好了几个档次。这个也是为什么D7000比60D要好的主要原因。

说到价格问题,比如说D7000+16-85就是大概1300欧,Canon同样级别的60D+17-85,套机大概1000欧,虽然两件东西都不如Nikon,但是价格便宜了300欧。这个价格差其实也反映了两家的平均价格差,将来再买镜头或者升级Nikon都需要比Canon多花钱(除非用副厂的)。

直接跟D7000+18-105比较的Canon套机是60D+18-135,成像效果肯定是前者比较好,也便宜100欧。不过单买60D和18-135 STM的镜头(约1150欧)就比Nikon好了。Canon还有更便宜的套机60D+18-55的镜头(约860欧),比D7000的所有套机成像质量都要高,只是焦段短了一点(人像足够,望远差一点)。f2.8的镜头里,Canon还是有一个选择的在1000欧以下的,就是17-55/f2.8(900欧),俗称非全幅里的“镜皇”,也是正好比Nikon相应的镜头便宜300欧,呵呵。

 

如果各位已经看得要吐了,我简单总结一下就可以出手了:)

要广角:D7000+16-85,分开买,约1300欧
成像好:60D+18-55,套机,860欧
一镜旅行:D7000+18-105(900欧);60D+17-85,约1000欧;60D+18-135 STM,分开买(约1150欧)
大光圈:D7000+副厂,约1100欧;60D+副厂,约1100欧;60D+17-55,分开买(约1600欧)

 

(下一篇讲镜头)

还是相册的事

flickr限制我每个月上传照片的大小总量,让我很不爽。虽然我也未必每个月都能用足那个量,但是提供不提供自助餐是一个态度问题。所以,我决定还是从了g家了。flickr那个也更新,就是少一点。

“新”相册地址:

http://picasaweb.google.com/mars198356/

最近的照片:

Life@JHU

Manwai’s Visit (1)

Manwai’s Visit (2)

Perlman@BSO

一直很喜欢的一首诗

        弧线

       顾 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p.s. 终于赶在年前把照片都更新完了。祝大家鼠年快乐啊~:)

Extremely Sarcastic Quizzes…

To test whether you can differentiate a painting of Abstract Art from a fake one:
http://reverent.org/true_art_or_fake_art.html

To test whether an ape can do better than an artist…
http://reverent.org/an_artist_or_an_ape.html

To test which is poorer, the machine or the poet…
http://reverent.org/sounds_like_faulkner.html

Have fun 🙂
http://reverent.org/quizzes.html

一场艺术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有了一种对艺术的向往。或许是受了王小波的启发,学理科的都可以当作家,搞计算机的怎么就不能追求艺术呢?或许是对小时候没有学大提琴一直念念不忘,寻求一种心理的补偿。

总之,这些年,也玩了不少东西。初中时候读建筑史,高中时候研究印象派绘画,大学里设计封面,3D建模,DV剪辑,后来又去研究摄影,现代抽象画,意大利电影…… 时常会沉浸在从一个小小的发现中得到的喜悦。比如,偶然看到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和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英文才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一个是外界印在脑中(im-press),一个是将脑中的想法表达出来(Ex-press)。兴奋过后再去翻看那些作品,产生了一种仿佛画家对着你微笑的成就感:P 不知当年Kandinsky是不是一边看着Monet的《干草堆》一边心里念道着,看我把这些整成一张,多省事儿…… 还有初中时候,第一次听Pachelbel那首著名的《Canon》,跟郭昊远两个人绞尽脑汁猜这曲子跟“大炮”(Cannon)有什么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大概是反战题材吧……-_-!

其实这篇blog的主题是…… 前些日子Shirley的妹妹和她的两个朋友来德国旅游,她妹妹是英语老师,两个朋友是艺术老师,我和shirley就笑我们两个学生竟然带着三个老师出去旅游:S 一路上,每过一个教堂,一座城堡,一尊雕塑,她们都要各种组合的(还好不是全排列……)留影,然后才告诉我们这个水池是哥特式的,那个窗户融入了植物元素,这个拱门是罗马和希腊式的结合,那个顶是拜占庭的风格…… 我还从来没遇到过对艺术如此热情的朋友:) 于是,我狂问了一堆积在心中很久的问题…… 遥想上次上艺术课已经是几年前,Clare在无锡寄畅园里给我解释什么叫格栅门8-)

哦~ 原来哥特式不光有带刺的尖顶,还可以从门口的雕塑,窗户的形状,外墙的走势看出;巴洛克和洛可可在繁复的外表之下也有如此明显的划分;罗马还有抄袭希腊的“劣迹”…… 我才发现自己从未有如此仔细地观察过身边的每一座教堂,每一扇窗,每一根柱子。艺术家的用心都体现在了窗户玻璃的形状,雕塑的底座和外墙倾斜的角度上了!而且匆匆将某某主义的帽子扣在一堆艺术家身上是多么地不负责任。

唉,算了,梦醒了,回到现实,继续error analysis……

p.s. 我还借了她们的Canon 400D爽了一把:)

我的精神家园之音乐(一)

虽然我爸爸是拉大提琴的,小时候家里也有架钢琴,可我还是只学了一个星期钢琴和三天的大提琴。至于为什么父母没有让我学,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说要给我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不想逼做什么事。我也曾一度后悔现在一样乐器也不会,只能通过VOS稍微感受一下演奏的乐趣。小时候对音乐不无反感,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家住音乐学院的宿舍,整天周围听到的都是些走调、节奏错乱的练琴声,偶尔有不错的旋律,也会随即被另外一个刺耳的声音打断。怎么能指望一个孩子懂得正是这些破碎不堪的片断构成了伟大的乐曲呢?好在后来还是在音乐中找回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经历了《人在旅途》、小虎队、四大天王、《潇洒走一回》之后,我真正开始用心关注音乐这件事应该是从初中。第一天进初中,就认识了ghy,一个一辈子的朋友。小时候就是这样,先有朋友,才会有爱好。他爸爸是拉小提琴的,在省歌,和我爸爸很早就认识,还一起去日本演出过。ghy有很好的听音能力和乐感,学过几年小提琴,但后来终究还是因为学业压力放弃了。他家当时有千余张非流行音乐的CD和BOSE 301的书架音箱,所以尽管需要骑车穿过几个小胡同,我还是经常放学后去他家玩。那时的画面便是两个初一的孩子翻箱倒柜,抽出一张张简装的盗版CD,满心期待地放入CD机,一首一首地播放下去。有些曲子听第一遍觉得很不错,就记着;有些听了就扔;还有的是他了解的,介绍给我听;当然,我偶尔也从家里带一些给他。伴随着音乐,我们有时也会幼稚地聊一些诸如人生之类的大话题,但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
 
尽管我们当时并不懂什么叫卡农(Canon,一种曲式,同一旋律被多声部重奏),甚至错认为是大炮(Cannon),却也深深被曼托瓦尼(Mantovani)的演奏和光滑、纤细的弦乐所打动;虽然还没有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却无法抵挡帕尔曼(Perlman)具有异常木质感觉的演奏,一种蕴涵了一丝温暖的悲凉;不必知道什么是NewAge,也可以沉醉在《Songs from the Secret Garden》中一整天。没想到一个日本人,西琦崇子,也能通过《梁祝》让我们产生一种民族的共鸣,也没想到行星也可以在霍尔斯特(Holst, 《The Planets》)的创作中展现特色,更没想到香烟广告的音乐具有如此宏伟的气势(万宝路广告配乐《Round up》)。那时听音乐和我们的友情一样,坦诚而自然。
 
到了高中,人长高了,可以看得远点了,音乐也丰富起来。Enigma的节奏,Yanni的热情和对文化的见解,Enya的en en ya ya,Micheal Jackson的天赋,Bon jovi的冲动,Metallica的疯狂。我们认识了James Horner和John Williams两位配乐大师,认识了在《Titanic》上演奏的乐队,还认识了95、96、97、98年每个Grammar奖的获得者。这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窥见了另外一个世界。
 
我在家发掘爸爸曾经买过的欧美流行音乐CD的同时,无意中看到了几张黑胶唱片(就是很大的那种,老式唱片)。在我的哀求下,爸爸终于调好了家里的唱片机。可能我爸爸当时也没想到过,就是这几张唱片给了我这片精神家园。其中有一张是舒曼(Schumann)的小品集。《梦幻曲》是我的最爱。它属于童年组曲中的一首,很短,很简单,却代表着人人脑中对童年的追忆,如梦如幻。简单的音符犹如积木掉落,悠扬的旋律好比夏日午睡时的美梦。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现在舒曼在我脑子里还是一个孩子的模样,虽然后来发现他也有难懂的交响乐,晚年还得了精神病…… 另外一张让我感动的唱片是施美塔那(Smetana)的《我的祖国》(My Motherland)。施美塔那是捷克人,这部作品是交响诗组曲,一共6个乐章,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Vltava)最为出名。整部作品场面宏大,旋律优美,竖琴和长笛的开头段落都堪称经典。唱片的封面是一幅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中心,沃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以及河两岸的建筑静谧地被晨雾所笼罩的风景画。我常常出神地看着这幅色调幽蓝的画,透过音乐,去想象着那条美丽的沃尔塔瓦河,那片河流穿过的森林,那个勤劳勇敢的民族,那些载歌载舞的人们。虽然我还没有去过捷克,我却坚信那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为他们拥有德沃夏克(Dvorak)和施美塔那。
 
进了大学,虽然我和ghy都在上海读书,却相距N种交通工具3个小时的车程,因此见面机会并不多。后来他喜欢过一阵子摇滚,又喜欢过一阵子爵士,我还是一直钟爱古典。分时期、分作曲家、分演奏者、分版本,没有一种划分可以穷尽所有的古典音乐,这就是我一直留恋这片家园不舍得离开的原因吧。短小如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巨大如马勒(Mahler)的《千人交响曲》;简单如《彼得与狼》,复杂如勃拉姆斯(Brahms);清晰如《图画展览会》,印象如《棕色头发的少女》;纯正如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炫耀如帕格尼尼(Paganini)的即兴曲;优美如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如歌的行板》,深刻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更不用说,卡拉杨的老练、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的热情、海菲茨(Heifetz)的技巧、帕尔曼(Perlman)的坚毅、古尔德(Gould)的个性、图雷克(Tureck)的严谨、傅里叶(Fourier)的情感、罗斯特罗波维奇(Rostropovich)的稳重、杜普蕾(du Pre)的痴狂…… 这个世界中被我窥见的这一小部分,已经让我兴奋了很多年了。
 
以前一直都做一个梦:午后,一间不大的房间,一屡阳光从窗口射入,角落里一张躺椅,一副不错的耳机,一杯咖啡,我,坐着聆听这个世界。时间会静止,音乐却流动着。现在这个梦也已经实现了。
 
感谢音乐带给我的这片精神家园。